产品中心

芍药

1

是芍药科芍药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,又名野芍药、土白芍、芍药花[1][2]。
  • 学名文化与价值
  • 栽培与繁殖技术
  • 形态与尺寸特征
  • 芍药(学名:Paeonia lactiflora Pall.),是芍药科芍药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,又名野芍药、土白芍、芍药花[1][2]。根粗壮、分支呈黑褐色;茎无毛,小叶狭卵形,椭圆形或披针形;花生于茎顶和叶腋;花期为5-6月;果期为8月[2]。 芍药分布在朝鲜、日本、蒙古、俄罗斯及中国[2]。芍药喜生于山坡及林下[2]。芍药喜阳光充足的环境[3],适宜地势较高、排水良好、土层深厚、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,适宜生长的土壤pH为中性或微酸性[9]。在中国,芍药是爱情、友情和惜别等感情的象征[4][5]。是中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观赏花卉之一[5][8]。 芍药的根可药用,称“白芍”,具有镇痛、镇痉、祛瘀、通经的作用[6];芍药种子的含油量约25%,可供制皂和涂料用[3][20];芍药的花,可以制作为芍药鲜切花销售创收。[28][29] 中文名 芍药 拉丁学名 Paeonia lactiflora Pall.[1] 别名 野芍药、土白芍、芍药花[2] 界 植物界(Plantae )[1] 门 维管植物门(Tracheophyta )[1] 纲 木兰纲(Magnoliopsida)[1] 目 虎耳草目(Saxifragales)[1] 科 芍药科(Paeoniaceae )[1] 属 芍药属(Paeonia )[1] 种 芍药(Paeonia lactiflora)[1] 分布区域 分布在中国,朝鲜、日本、蒙古及俄罗斯[2] 异名 Paeonia lactiflora var. trichocarpa Paeonia reevesiana Paeonia whitleyi [2]
    栽培技术: 整地 每亩施中药材专用有机肥1500-2000kg作底肥,或施商品有机肥200-300kg并配合复合肥40-50kg,另外施微生物菌剂1-2kg、硼砂(酸)0.5-1.1kg、硫酸锌1.0-1.5kg、硫酸锰1.0-1.5kg。为防治地下害虫及土传病害,每亩用1.5%辛硫磷颗粒剂7-8kg、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-3kg。深翻约30cm,耙细整平土壤,种植地四周挖排水沟。[23] 水肥管理 芍药浇灌需选择清洁、无污染的地下水、库水、河水等,水质的pH应为5.5-8.0。芍药不同生育期选择相应配比的水溶肥料,包括大量元素水溶肥、中量元素水溶肥、微量元素水溶肥、含氨基酸水溶肥、含腐殖酸水溶肥、有机水溶肥料等。也可施用水溶性较好的单质肥或二元肥,如尿素、硫酸铵、硝酸钙、硝酸铵钙、磷酸一铵、磷酸二氢钾、硫酸钾、硝酸钾等。[23] 温度管理 在芍药的成长发育过程中,其开花与温度密切相关,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,温度常是主导因子。一般把芍药生长分三个时期,前期、中期和后期,前期约10天,适宜温度为白天17一18℃,晚上5一6℃,中期约15天,适宜温度为白天15一20℃,晚上10一12℃,后期约25天,适宜温度为白天20一25℃,晚上14一15℃[16] 。 湿度管理 芍药栽培的另一难点是湿度的控制,一般需要的湿度为60一80%,湿度较大会会引起枝叶徒长,影响花蕾生长,还会滋生病害[16] 。 病虫防治 芍药的主要病害有茎腐病、根腐病、白绢病、灰霉病、褐斑病。 茎腐病、 根腐病用烯唑醇可湿性粉剂防治,白绢病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,灰霉病用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,褐斑病用百菌清可湿性粉剂防治[17] 。 芍药的主要虫害有地老虎、蛴螬。 防治地老虎和蛴螬等可以在植株根部穴施辛硫磷颗粒剂[17] 。芍药的栽培过程中间隔10-15天喷施杀菌剂、杀虫剂,尽量不要连续重复使用同一种药剂,减少产生抗药性[9]
    留言咨询

    提交

    信息提交后,将有专人联系您!